抢滩MASH药物下一站
时间:2025-08-08 13:2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Madrigal的MASH新药Rezdiffra从去年上市以来,季度销售额一路高涨,上市满一年销售额达3.17亿美元,其中,今年一季度销售额则高达1.37亿美元。

  这是市场对于MASH“第一人”的回报。当然,尽管Rezdiffra仅开发了5%的目标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但更激烈的竞争早已在酝酿之中。

  除了与Rezdiffra同靶点的THRβ激动剂,还有GLP-1、FGF21、PPAR等靶点激动剂正在加速中后期临床,意图在MASH这个蓝海中分一杯羹。就在不久前,GSK以20亿美元买下了FGF21激动剂Efimosfermin alfa,后者目前已进入3期临床。

  7月30日,Madrigal发布公告,以以1.2 亿美元的预付款、最高可达2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与石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获得其口服GLP-1小分子激动剂SYH2086的中国以外全球权益。

  这笔交易也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MASH的下一个阶段,将不再是单一靶点的较量,而是围绕THR-β、GLP-1、FGF21等多靶点、多机制的协同战。这场技术军备赛,正在不断升温。

  MASH研发黑洞的称号并不是说说而已。而Madrigal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4年3月1日,Rezdiffra正式获得FDA批准,成为首款获批用于治疗MASH伴纤维化的口服小分子药物。

  从撕开一道口子,到让市场看到MASH赛道的爆发力,Madrigal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远超市场预期。

  如下图所示,自商业化以来,Rezdiffra销售额持续攀升:2024年二季度为1460万美元,三季度达到6220万美元,四季度突破1亿美元,今年一季度更是达到1.37亿美元。

  首先是疗效,这款THR-β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在一项针对F1B-F4全阶段MASH纤维化患者的3期MAESTRO-NASH研究中展现出明确临床获益。

  与安慰剂相比,80mg组和100mg组25.9%的患者和29.9%的患者实现了MASH消退且纤维化没有恶化。

  最大的推动则是Madrigal的商业化举措。在美国获得了80%的商业保险覆盖,且95%的支付可以接受无创检测而并不要求穿刺活检诊断,这对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帮助极大。

  而这可能还只是开始。根据公司财报,使用Rezdiffra的患者人数不断攀升,2025年一季度超过1.7万例,相比于31.5万例目标人群,渗透率仅5%,意味着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此外,处方医生的渗透率也一路高升。公司CEO Bill Sibold此前直言,自己职业生涯中从来没看到过一个新药上市如此受到专家的重视。Bill Sibold曾在赛诺菲工作了12年,其中6年主要负责Dupixent的销售。

  与此同时,Rezdiffra也在积极拓展适应症。从目前的数据来看,Rezdiffra对F4阶段的MASH肝硬化患者同样具有治疗潜力。结合Rezdiffra的先发优势,一旦适应症拓展成功,商业化表现将进一步超预期。

  当然,尽管Rezdiffra势头正猛,但考虑到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GLP-1等对手的虎视眈眈,Madrigal也在加紧布局,尤其是联合疗法。

  此前,由于替尔泊肽等GLP-1在MASH临床中展现出过分优秀的数据,导致市场担心,大部分MASH玩家,可能都要活在GLP-1的阴影之下。

  替尔泊肽的2期临床数据非常突出,甚至在肝纤维化改善患者比例上优于Rezdiffra。去年11月,司美格鲁肽治疗MASH的三期临床ESSENCE研究的初步结果,让市场松了一口气。

  更重要的是,Madrigal指出,在真实世界使用中,已有不少患者联合使用Rezdiffra和GLP-1。

  Madrigal在此前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这个庞大而未被充分渗透的市场中,显然有多种机制来治疗这种具有挑战性的疾病。我们期待联合治疗成为治疗范式的一部分。

  也正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于7月底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授权合作,引入其口服GLP-1小分子激动剂SYH2086,并明确目标是将其与Rezdiffra联用,打造“双口服”的长期治疗方案。

  尽管SYH2086还处于早期,但Madrigal认为其“展现出优异的体外激动活性,以及体内降糖和减重效果,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在广泛的剂量范围内具有线性药代动力学特征,且未观察到显着的安全风险。”

  公司首席医疗官David Soergel 医学博士也给出了开发Rezdiffra与口服GLP-1联合疗法的临床理由,即希望通过每日一次口服药丸,平衡GLP-1带来的减重效果、与Rezdiffra的抗纤维化+降脂作用,以优化MASH治疗的疗效和耐受性。

  而在Madrigal看来,SYH2086虽尚处在临床早期,但在动物体内显示出较好的减重效果以及口服吸收性能。这也是Madrigal看中的:双口服药物的组合,打造“疗效更佳、依从性更强”的新方案。

  尽管小分子GLP-1开发难度系数极高,包括辉瑞等大药企也曾多次折戟,但为了患者依从性,Madrigal还是决定押注这一彩票。毕竟,其曾公开指出GLP-1不如Rezdiffra之处,比如耐受性差、给药方式不友好等等。

  考虑到MASH药物的治疗,需要同时缓解纤维化并降低肝脂肪含量,涉及到的代谢通路复杂,其最终治疗方案可能需要联合多个药物进行治疗。

  就未来而言,联合疗法的构建,将会是应对激烈竞争的一种方式。这也与Madrigal在电话会上的期待一致,希望联合治疗成为治疗范式的一部分。

  在治疗药物方面,诸多药企还在不断探索。除了THR-β与GLP-1,FGF21也成为全球MASH治疗中最受关注的新机制。

  Akero的Efruxifermin是一款Fc-FGF21融合蛋白,在F4期肝硬化患者中表现亮眼。2b期研究数据显示,39%(46/134)实现了肝硬化逆转,且MASH无恶化。有趣的是,Efruxifermin的肝硬化逆转效果预期收益与GLP-1治疗无关:在基线%的患者肝硬化得到逆转(安慰剂组为17%)。

  如此超预期的临床结果,使Efruxifermin有望填补Rezdiffra在F4期MASH肝硬化患者治疗中的空白。

  也正是对MASH市场及这个靶点的看重,今年5月,GSK以最高20亿美元收购Boston Pharmaceuticals的Efimosfermin alfa,这是一款具有调脂、抗炎、逆转纤维化多重作用的FGF21类似物,即将进入3期临床。

  显然,Rezdiffra虽率先上市,但药企对MASH的机制仍在探索,治疗药物机制较多,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变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也在深度参与其中,包括中国生物制药、歌礼制药、正大天晴、东阳光药、歌礼制药、康哲药业等药企,均在MASH领域投入了极大的资源。

  仅针对FGF12这个靶点,就有10余家企业布局,其中正大天晴的TQA2225、华东医药的DR10624等产品均已进入中后期临床阶段。也有企业已不满足于这一单靶点的探索。

  去年11月,Apollo与东阳光药达成接近10亿美元的BD合作,以开发FGF21/GLP-1双靶点融合蛋白HEC88473,用于减肥和MASH。

  正大天晴的lanifibranor则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3期的MASH口服药物。该药物以PPAR为靶点,在体内实现抗纤维化和抗炎症双通路调节。此前,FDA已授予lanifibranor用于MASH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和快速通道资格。

  回看过去几年,MASH治疗从无药可用到首药破冰,再到如今的新机制、联用博弈,药企全方位出击、加速推进。而对所有入局者来说,都会面临疗效、患者依从性以及商业化的多方考验。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