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和华北军区的诸多部队一样,第68军也经历了从弱到强,人数由少到多的过程。这支部队的前身是1947年在河北定县成军的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当时部队下辖三个旅,人数有1.7万人略多。
经历了一年多的战斗后,部队积累的大量战斗经验。因为吸纳了不少地方部队以及在河北作战时的“解放战士”,到1949年1月,纵队改称为68军时,部队人数已经增加到了23005人。原来的旅已经扩充为师,而且这个部队采取了三三制的编制方式,部队辖九个步兵团。
这支部队在正式成军后,有三个队伍扩编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平津战役后。当时原来国民党傅作义部的起义部队第22师,改编为了解放军独立第25师,部队编入了68军中。此时的68军成了有四个师的部队。
第二个时期是太原战役时。当时部队参战后击毙、伤、俘虏敌人9292名,其中被俘虏的敌人经过教育后加入了人民军队。这支部队在结束了太原战役后,没有像华北军区的其他部队一样参加解放大西北的作战,而是奉命在5月初来到了阳高、天镇一带整训。
68军没有奔赴西北作战,主要原因是华北军区需要有足够的兵力驻守,而且对绥远等未解放的地区形成震慑,为九月份和平解放绥远奠定基础。
在这一时期,原来的独立第25师的番号撤销,原来的战士被分散编入了三个师中。这一时间的长期练兵训练,提升了部队的战斗素质。也是在整个时期,军长文年生升任为兵团副司令员,而副军长徐德操升任为军长。原来的政治委员向仲华也升任为了兵团的政治部主任。
举例来说,后来在朝鲜战场上为奇袭白虎团立下功勋的杨育才,他就是太原战役的“解放战士”。他离休前曾任副师长等职务。
部队第三个扩充时期是在1951年上半年。当时部队在天津驻扎,部队重新编入了新入伍的战士,并进行了装备的更换。1951年6月,部队改为志愿军第68军。此时的军长是陈坊仁,政委是李呈瑞。部队从1949年1月时的万人已经达到了46445人,实现了人数翻番。
68军的发展历史是人民军队不断壮大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地方部队到正规军部队转变的历史。68军的发展历史是华北军区部队发展的缩影。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越打越多,而反动派军队却越打越少的原因了。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