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军在1955年没出一位上将33年后产生了两位上将
时间:2024-08-16 07:10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解放战争时期的王牌军,几乎都是由勇猛之将任军长,由于他们为革命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职王牌军军长的将领,在1955年,基本上都是获得了上将军衔。就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第38军军长李天佑,第40军军长韩先楚,第一军军长贺炳炎,第43军军长洪学智,他们在1955年都是获得了共和国的上将头衔。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王牌军军长都获得了上将军衔。就比如第三野战军的尖刀第20军军长刘飞,第27军军长聂凤智,第24军军长王必成,第23军军长陶勇,还有第二野战军的王牌第12军军长王近山,他们在建国后的1955年,都是获得了共和国的中将头衔。

  其实,王必成,陶勇,王近山等三位将军,都是具备上将战功的开国中将。如果论战功,以及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做出的贡献,这三位将军都具备授予上将军衔的资格。

  尤其是王近山将军,他是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的一把尖刀,包括由他领导的第12军,也是二野作风最强硬的王牌部队。在渡江,解放江浙,解放西南等战斗中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包括,在建国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王近山都是指挥一个兵团作战。虽然,此时的他是志愿军第三兵团的副司令员,但实际上,该兵团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他的指挥下投入援朝事业。

  从王近山将军的参战经历,以及对革命做出的贡献,他绝对是属于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包括他的老领导邓政委,对王近山将军的评价都很高,说他是一位战将。还有李先念,以及伟大的毛主席,都曾对这位虎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虽然,第二野战军第12军,在1955年,没出一位上将。但在33年后的1988年,有两位上将,就是来自第12军,而且他们还是王近山将军的老部下。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1955年,是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但后来由于历史因素的造成,军衔制度被取消。直到1988年,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邓政委,提议恢复军衔制度,建议取消之前的元帅与大将头衔,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少将。

  那也就是说:33年后的1988年,上将军衔就是级别最高的,乃至现如今,我国将官军衔最高的就是上将。

  在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的李德生,还有尤太忠,在解放战争时期,分别任职第12军第35师与第34师师长。

  这两位开国将军,在上个世纪80年代,依然在军中担任要职。李德生任职国防大学的政委,尤太忠担任军区司令员,两位将军都是国防建设的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