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盟四种模式提高紫皮蒜产量品质
时间:2024-07-18 07:15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为了解决制约紫皮蒜产业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今年,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在突泉县太平乡五三村进行了紫皮蒜种植试验,并通过“次氯酸浸种+黑膜+土壤消毒、次氯酸浸种+黑膜、浸种无膜、常规栽培”四种模式种植紫皮蒜。眼下,在突泉县太平乡紫皮蒜产业园金农合作社种植基地内,一片片紫皮蒜已进入收割期,丰收在望。

  在观摩会现场,专家代表在紫皮蒜大田内进行起蒜测产,查看次氯酸在紫皮蒜生产上的应用试验、紫皮蒜不同栽培模式对密度及产量的影响等。专家对每种模式下种植的紫皮蒜分别选择3处起蒜点,对其进行称重、分级,统计、测算在不同模式下紫皮蒜的蒜头数、单蒜重、产量和商品率,最大程度保证测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通过连续几天对大田、园田内种植的紫皮蒜试验测产,我们发现紫皮蒜通过次氯酸浸种和覆膜后,产量能提高20%-50%左右,紫皮蒜产量与品质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下一步,我们将在突泉县其他适合紫皮蒜生产的村屯继续进行试验示范,把紫皮蒜种植技术推广开,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标准化绿色生产,为紫皮蒜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品种资源保证。”兴安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夏国宏介绍说。(兴安盟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新宇)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