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毫秒级响应速度的飞轮储能系统,功能灵活的液冷一体式移动储能车,可提前超15分钟预报燃爆等事故的新型储能安全监测平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新型储能技术“多点开花”,不少企业亮出“看家”产品。
会上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5》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达到43.7吉瓦/109.8吉瓦时,占全球新增装机的约六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占比超56%。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已超过7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可靠、高能效、长寿命的新型储能产品和技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占据装机主导的同时,压缩空气、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重力储能、飞轮等非锂储能技术实现应用突破,技术多元化应用趋势凸显。
在展览会上,远景储能展出了8兆瓦时储能系统新品,内部由3300多颗电芯组成。“由于单颗电芯容量提升,相比市场主流的5兆瓦时储能系统,电芯数量减少超过30%,容量提升约60%,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可降低约40%。”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介绍。
2024年,南网储能公司研发出基于液氮灭火抑爆的储能系统,实现了无氟环保灭火材料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应用。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副院长陈满介绍,目前这一装备已在储能消防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成本较主流技术路线%。
董新越(左)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史新培摄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现场,记者在四川展厅的转角处,被一抹红定格——身着羌族刺绣服饰的工作人员正站在不足1平方米的展位前,小心调整着产品的摆放角度。…
眼下,一大批民营企业参与制定了多项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各行各业,诸多民营企业逐步由“跟跑”变为“并跑”,甚至“领跑”。…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