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会议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字当头,将基层减负作风改到底、权责明到底、落实抓到底,全面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着力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增动力、减包袱”上下实功,将作风改到底。“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把应减之负减下去,才能真正把应尽之责扛起来。广大党员干部应切实解放思想、提振干事精神,在树立正确政绩观中增动力,强化群众观念和责任担当,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察实情、出实招、解难题上,不断干出让群众认可的实绩。在切实改进作风中减包袱,着力转变陈旧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模式,发“小快灵”“接地气”的文,开务实管用、解决问题的会,在为基层松绑减负中形成层层提效能、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在“厘边界、赋职权”上出实招,将权责明到底。为基层减负增效,关键在于厘清权责。只有明确权责边界、合理扩权赋能,基层干部才能轻装上阵,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实干上来。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理顺部门间权责体系和上下级权责界限,着力构建责任边界清晰、任务分工合理、运行有序高效的基层工作体系,让广大基层干部心无旁骛耕好“责任田”、做好“分内事”。要通过深化改革向基层放权赋能,推动更多社会资源、管理权限、人财物等向基层一线倾斜,赋予基层干部与其服务范围相匹配的职权,在切实解决“小马拉大车”等难题的过程中实现基层治理能力和效率的双提升。
在“建机制、优考核”上求实效,将落实抓到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弊非一日之寒,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须标本兼治完善制度机制,在实干担当、久久为功中打好这一场攻坚战、持久战。要建立长效机制,把符合基层期盼的成熟经验和有效措施固化下来,常态监测基层迎检、材料报送、各类工作群等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预警、约谈提醒,严防形式主义反弹回潮。要优化考核标准,健全以实绩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以专项督查等形式确保考核少而精、深而实,切实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在为干部干事创业划清底线红线的同时,健全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机制,为担当作为、实干创业者提供广阔舞台,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作者:毛鹏涛)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