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短短六年间,在全球疯狂开了46000多家门店,超越星巴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说起张红超兄弟,知道的人可能并不多,但要说起他们创办的企业,14亿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它就是:
过去六年,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全世界疯狂开了46000多家门店,超越星巴克,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
尤其在东南亚,它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开了约4800家门店,是当地最大的现制饮品品牌。
当喜茶、奈雪的茶以30元以上的均价,主打一二线城市时,蜜雪冰城则以不到10元的均价,从三四线城市,开始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反攻。
有人曾将蜜雪冰城早年的创业,总结为3次关门、4次被强拆。而张红甫回忆起自己哥哥的创业史,则坦言:
1997年,当20岁的张红超,带着奶奶给的3000元“天使投资”,从商丘农村来到大城市郑州时,他的梦想只是开一家刨冰店。
为了省钱,他不得不自己做设备、做原料,焊接刨冰机,熬糖浆、切果丁,店面则选在了租金最便宜的城中村——燕庄,并取名:
有一次,路上车多,他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倒。本想爬起来扶车子,却发现扶不动,只好将冰块卸下,扎好车,再绑上去。
由于缺乏经验,张红超在一年多里,先后关了3家店。心灰意冷之下,跑合肥去卖冰糖葫芦,再次铩羽而归。
这一次,他选对了店址,就扎在母校附近方圆几里的地盘上,专做学生的生意,并将店名改为蜜雪冰城。
1.5元的酸辣土豆丝,2.5元的扬州炒饭,五六块的荤菜……便宜实惠的价格,很快就引来八方食客,生意日渐兴隆起来。
蜜雪冰城第一家店开了不到半年,就碰上旧城改造。此后,开一家关一家,先后4次被强拆,投资都打了水漂。
最后一次,他赌上全部家当,并发誓再不行,就放弃“蜜雪冰城”这个招牌。所幸,这一次终于没再被拆。
2006年,一直怀揣冷饮梦的张红超,推出首支定价1元的新鲜冰淇淋,并于次年开了第一家冰淇淋店。
这是张红超、张红甫的创业理想,出身草根、经历过“苦大仇深”的兄弟俩,深知阳春白雪之外,还有更大一群下里巴人。
他们中很多人,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里,那6.1亿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人。但在各类研究中,被选择性忽略。
从早期卖刨冰,自己做原料、做设备,到后来经营冰淇淋、奶茶,自建供应链,最初的动机都源自对成本的控制。
蜜雪冰城开第一家店时,做招牌的店不小心把“蜜”敲成了“密”,但改字的成本很高,招牌店就说,给你便宜200块钱,不改了。
2007年,蜜雪冰城第一家冰淇淋店开张后,生意火爆,引来不少加盟商。与此同时,冰淇淋粉却开始供不应求。
缺货最严重时,许多新店装修好之后,设备和原材料统统不到位。加盟商的投诉电话,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为摆脱供货危机,张家兄弟下狠心,自建供应链,并开始两个人的明确分工:哥哥张红超主抓产品,弟弟张红甫负责加盟商和品牌运营。
2012年,蜜雪冰城成立河南大咖食品,实现核心原料的自产。紧接着,又在焦作建起了仓储物流中心。
据张红甫回忆,蜜雪冰城做家常菜那些年,干货和调料全用最好的,酱油用李锦记,鸡精用太太乐,青菜和生肉用最新鲜的。
哪怕是做1块钱的冰淇凌,蜜雪冰城也坚持用鸡蛋来做蛋卷,而彼时,市场上大多数蛋卷都是面粉和糖精。
一手降成本,一手抓质量,两条腿走路的蜜雪冰城,打破了许多人“低价必劣质”的固有观念,最终构筑起其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
这句话一半是感叹低价,另一半是感叹性价比。在很多人看来,蜜雪冰城的优势在于:便宜的奶茶里,它最好喝;好喝的奶茶里,它最便宜。
包括喜茶在内,很多品牌都曾试图模仿蜜雪冰城,做下沉市场。但由于门店少等原因,成本很难控制到蜜雪冰城那样低。
某乎上,有人听说,蜜雪冰城的宗旨是做大学生喝得起的奶茶,感动哭了。还有很多粉丝戏称:蜜雪冰城是贫民窟女孩的救星!
2009年,当时郑州最时尚的商城大上海城,曾邀请蜜雪冰城去开店。可一听它的价格那么低,马上反悔了,害怕拉低商场档次。
“场所low,利润低,简直是土里刨食的大low逼。”多年后,他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描述彼时的蜜雪冰城。
他决定在郑州实验中学附近开一家高端店,选址要高消费,店面要高大上。冰淇淋原料从自产的冰淇淋粉换成康派克奶浆,还高价购入美国泰而勒冰淇淋机。
“老老实实地卖自己最拿手的价格就可以了,不能装……也许经营和找人过日子一样,适合自己才是最好最重要的。”
新冠疫情爆发后,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许多奶茶品牌都在涨价,而蜜雪冰城却在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在每年倒闭3万家店、90%都赚不到钱的奶茶行业,蜜雪冰城却依靠加盟商和工厂,一年净赚8亿,以致有人惊呼:
自1997年创办以来,它用了17年时间,直到2014年,才开出第1000家店。但随后,便呈爆炸式增长。
早在2007年,刚开冰淇凌分店时,张红甫担心店里员工忙不过来,便把原来配冰淇凌奶浆的小盆换成大的不锈钢桶。
“经营就是这样,一点的捷径和偷懒都不能有,必须尽心尽力,时刻警惕,稍有疏忽,几乎是万劫不复。”
2021年5月,郑州市场监管局对全市所有蜜雪冰城分店进行摸底排查,最终因食品安全问题,对其中35家门店给予责令限期整改处罚。
这个数字折合人民币不到500万元,但对方回答时一脸平静,没有丝毫的难为情。这让张红甫一行人大为震撼。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嗷嗷待哺的中国企业,在做大规模的方向上,一路狂奔。而中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是在应链深耕上,布局全产业链,不仅在国内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还通过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的采购网络,使其原材料成本比同行低20%以上。
最后是在品牌生态上,围绕雪王IP打造国民级文化符号,并孵化出咖啡品牌,与主品牌形成协同效应。
最近几年,蜜雪冰城营收和利润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6亿元,利润35亿元。
但对于已经有46000家门店的蜜雪冰城来讲,真正的挑战还在于:如何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通过精细化运营,活得质量更高、更长久?
(责任编辑:)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