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精打采(méi jīng dǎ cǎi)这是不是真相?
时间:2024-02-20 14:14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点击:

  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叶剑英,在我党革命上多次力挽狂澜,81年其对何长工表言:再有两个月我就去见阎王了。

  1981 年,素有“九省通衢”之美称的湖北武汉,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此人正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剑英。

  而叶剑英此行来到武汉,也是为了对武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大桥上叶剑英遇到了和自己阔别多年的老友何长工。

  叶剑英素有“儒将”之称,从1917年投身革命,其历经大小战役无数,可谓是为新中国的成立书写了重要的一笔。

  对于这位“儒将”的付出,不少人对其高度评价,毛主席就曾以“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赞美他。

  这种不糊涂是指其在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的危急时刻,面对敌人许诺,高官厚禄的利益相诱,或是性命危险,叶剑英始终不忘其1924年入党之志,不顾生命危险,作出正确的选择。

  1927年,在南昌起义前的关键时刻,叶剑英得知汪精卫将要伙同其他反革命分子,暗地里谋害叶挺和贺龙的消息后,立即连夜将消息传递给叶挺、贺龙,帮助二人瓦解反革命的阴谋,保证了南昌起义的顺利实现。

  在脱离国民党加入我党之后,这年底,其和叶挺等人一起,在国民党大肆屠杀我党人员的白色恐怖下,领导了广州起义。

  此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是他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样,狠狠地反挫了国民党的锐气,给我党人员的武装道路,带来莫大鼓励。

  长征途中,叶剑英也是冒着枪林弹雨指挥战斗,即便身负重伤也不下火线,他始终不忘记自己党员的身份,也从来都没有对自己的选择后悔过。

  在之后的革命道路中,不论我党的革命道路有多么难走,被蒋介石乃至日军多次逼到何种困境。叶剑英心中的革命之火从来都没有熄灭过。

  于是1950年他开始在广东进行土地改革,助推经济结构升级,用一项项举措来助力当地工商业发展,传递党的各项改革政策。并且时刻以战略目光关注我国军事的发展。

  1949年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政治、军事、文化方面确实迎来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经济的发展到了1978年,依旧是我国的一大短板。

  于是这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全面改革开放的政策,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接下来的重点。

  虽然1978年才确立改革开放,但是在1977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发展已经不行了,应该要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这年广东省委领导人在摸清楚广东的经济底子后,利用自身临近港澳的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改革经济的举措,并在1979年请叶剑英审阅。

  叶剑英看过之后十分高兴,当即让他们将方案呈交给邓公,最终经过邓公和党中央的讨论后一致决议后,制定了从广东开始进行试点改革的方案。

  1980年广东在中央支持下,更是在深圳市、珠海市以及汕头市这三个沿海城市,联同福建的厦门,进行经济特区建设,改革自此更进一步。

  在广东实行改革开放期间,叶剑英也十分关注改革的动向,还在1980年的时候专门到广东进行视察。

  彼时叶剑英看到深圳等城市,因为改革开放的缘故,涌入大量经济资源,轻工业、服务业等行业也是飞速发展后,十分欣慰。

  为了带动更多地区一起走向改革开放之路,当时已经83岁高龄的叶剑英更是亲自率领工作组前往多地开展考察,足迹更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1981年,叶剑英来到武汉进行考察。也是在这里,他碰到了曾经的革命战友何长工,两人就改革开放以及中国未来经济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讨论。

  或许是因为近几年身患帕金森病,脑血栓,肺炎等多种疾病,几次经历抢救,身体告急,也或许是因为好友相见,感慨良多。

  其实对于叶剑英来说,他和所有领导人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离开祖国多年的台湾、香港、澳门能够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

  为了祖国大一统能早日实现,从1977年开始,叶剑英就开始奔波于祖国统一的道路上,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帮助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还率先提出了爱国统一战线的思想主义,并在上海、北京等多地会见港澳同胞以及国民党将领,了解对方对两岸问题的真实想法。

  1978年12月,在叶剑英主持的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通过了《告台湾同胞书》,再次强调两岸统一是民心所向。

  1981年其再次提出了:“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后来这九条方针政策被人称之为“叶九条”。

  他全方位系统性阐述了我党在新形势下对于和平收复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工作政策,为将来祖国的统一问题提供了思想宣传和政策指引。

  1984年距离叶剑英视察武汉过去三年后,在经过对武汉全方位的考察,探测到武汉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后。

  这年,广东改革区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其GDP总量达到了197.73亿美元,对比1979年增长了63.11亿美元。

  但是因为早年的戎马生涯落下了一身的伤病,再加上多年呕心沥血的工作,使得叶剑英的身体每况愈下。

  1986年,已经89岁高龄的叶剑英在北京溘然长逝,让人惋惜的是他终是没能亲眼见证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幕。

  正是有了叶剑英呕心沥血的奋斗,带领人民开辟前进的道路,找到前行的方向,才有了我们如今强大的祖国。

(责任编辑:)

关键词:

随机推荐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