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实施方案》精神,围绕“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以“大曹村”片区组团为试点,打造联合运营共同体,系统激活片区发展动能,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共富之路。
5月14日上午,在曹村镇的“稻虾轮作”示范区,工作人员正拉着泡沫筏在池塘里忙碌着,随着一张张网具被收上来,一只只个头硕大的小龙虾被打捞上岸。当地通过整合曹北、魏岙、西前、上都4个村的闲置土地,创新“水稻+小龙虾”轮作模式,实现“一田两用、全年无荒”:双季稻田亩产龙虾150公斤至200公斤,单季稻田亩产龙虾超20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40多元,亩均年产值从单纯种稻的3000元跃升至1万元。
今年61岁的林进武是魏岙村村民,原先他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3年前来到龙虾养殖基地工作,现在平均每月收入约6000元。浙江荣海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晓荣告诉记者,现在基地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几十人,最高峰时有60多人。
戴晓荣是回乡投资的瑞商,2022年在市农业农村局和曹村镇的指导下承包了870亩地,其中360亩属于西前村。西前村党总支书记林子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2年以前,村民的一亩地租金是每年600元,稻虾轮作后涨到1300元。尝到甜头的西前村,今年计划将二期240多亩农田流转给戴晓荣。
2022年以来,曹村镇通过党建联建机制,带动天井垟核心区村居加入土地流转,“稻虾轮作”模式辐射效应显现。林子昌说:“现在其他村看见我们这个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也有意向把他们村的土地全部流转过来。”
除了小龙虾,依托浙江省最大连片粮田“天井垟”,曹村镇链接省农科院优化种源,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深加工,推出以“进士大米”为主的进士品牌系列产品,带动各类产品增值25%。
许岙片区则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打造“低空经济+农文旅”新场景。总投资2500万元的滑翔伞基地二期工程主体已结顶,计划10月前投用,涵盖研学、民宿、室内外游乐等功能。据了解,滑翔伞基地一期项目年吸引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消费增长30%。
曹村镇滑翔伞基地负责人翁卿都说:“我们的二期项目主打的是户外跟室内运动结合,通过滑翔伞这个项目引流,让大家一想到滑翔伞就马上想到曹村。”
据了解,曹村镇紧扣“一村一品、片区联动”,构建“1镇4片14村”联动体系,在全镇构建“大曹村”发展联合体,统筹布局“大曹村”片区产业,滑翔伞、进士小龙虾、田园灯会等特色项目串珠成链,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曹村镇党建统领办公室主任黄嘉豪说:“我们也是通过大曹村片区党建联建的形式去布局,规划一个不同片区的主导产业,做到片片有产业、片片有特色。通过这种产业的结合,去实现我们曹村镇的农文旅发展,激发我们曹村镇的共富活力。”
从“进士之乡”到“共富样本”,曹村镇以锲而不舍的实践,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缩小“三大差距”的实效。随着“片区组团”模式向更多乡村延伸,瑞安正以党建红、产业兴、百姓富的生动图景,书写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层答卷”。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魏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聚焦部分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的问题,推进“重点村+周边村”片区组团发展,以片区党建联建牵引带动规划联体、产业联营、品牌联创、社会联治,逐步打造一条乡村共富共美的实践路径,让基层和群众可感可及,也把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作者张森 叶佩伦 李开洋)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西路1199号中新大厦11楼 邮编:311100
(责任编辑:)关键词: